廣州發展稱,設立電力銷售公司,目的是為了以該公司為主體申請售電牌照,通過電力購銷、配售電投資、在成熟的工業園區開展微電網業務等方式,積極參與售電側市場競爭,分享電力體制改革紅利,為公司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在此之前,粵電力A于21日宣布,全資成立廣東粵電電力銷售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億元,首期資本金2億元。主要的業務范圍包括電力、電力購售電貿易、電力新能源貿易、電力電商服務以及電力客戶專業服務等。
公司表示,組建電力銷售公司,有利于參與售電側市場競爭,分享電力體制改革紅利,為公司培育新的利潤增長點。
據悉,售電側市場的放開,被認為是本次新電改的zui大紅利,預計將開啟全國5.5萬億度售電對應的萬億元級別市場。
據華泰證券測算,目前電網購銷差價在0.2元/千瓦時左右,按2014年5.52萬億度全社會用電量來測算,總計將有1.1萬億元的購銷差價重新分配。若售電側有10%的收益,則可貢獻超過千億元的利潤蛋糕;若有20%的利潤,則可貢獻2200億元左右的利潤。
實際上,據全景網統計,除上述兩家公司外,目前A股市場還有內蒙華電、桂東電力、科陸電子、比亞迪、孚日股份、四方股份等公司宣布出資成立或參股設立售電公司,瓜分售電側這塊大“肥肉”。
內蒙華電6月26日宣布,公司與控股股東北方聯合電力有限責任公司簽署《發起設立華能內蒙古電力熱力銷售有限公司出資協議書》。新公司注冊資本2億元,其中,北方公司出資1.6億元,占比80%;公司出資4000萬元,占比20%。*注冊資本金2000萬元,雙方均以貨幣資金出資。
內蒙華電表示,該公司的成立是適應國家電力體制改革的新舉措,有利于公司直接面對電熱力大用戶開展電熱營銷工作,從而實現公司電力和熱力市場擴張、提高公司在電熱市場的競爭力,實現公司可持續發展。
需要指出的是,北方公司的控股股東系中國華能集團公司。內蒙華電是上市發電企業中*成立售電公司的公司,也是五大發電集團中的控股公司。
不過,提到首吃螃蟹的上市公司,當屬科陸電子。該公司在新電改方案出臺后幾天,即出資2000萬元受讓自然人皇甫涵、唐睿及謝旭新持有的深圳市深電能售電有限公司總計20%的股權。資料顯示,深電能也是民營售電公司。
在科陸電子披露的對外投資公告中發現,深電能的另一家持股20%的股東系比亞迪,不過比亞迪方面并沒有披露相關投資公告。
此外,還有一些上市公司表態將涉足售電側市場。比如,中國神華和陽光電源。中國神華董事長張玉卓曾表示,將探索成立電力銷售公司,主要通過互聯網平臺銷售包括新能源在內的電力產品和碳配額。
不過,盡管上市公司在成立售電公司上動作頻頻,但實際上由于售電牌照暫未發放,各公司基本是“雷聲大雨點小”,究竟誰能在這場改革中拔得*猶未可知。
有分析認為,深圳電改試點進展zui快,有望在今年完成電力市場搭建,*張售電牌照可能出現在試點地區的擁有國資背景的發電集團。比如深圳能源、深南電A、粵電力A等發電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