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企業文化】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城市綜合防災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會議,于近日在沈陽召開。良業公司公司董事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科技專家項美根工程師和汪國健工程師參加與會。
“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城市綜合防災與安全保障關鍵技術與裝備”項目會議,于近日在沈陽召開,目的是加強該項目的組織管理工作,掌握項目執行情況,研究解決存在的問題,梳理預期成果,督促和指導下一步的工作。會議由上海同濟大學孫利民教授主持,沈陽建筑大學周靜海教授致開幕詞。
承擔項目任務的課題組是:
一、城市多重災害綜合防御能力提升關鍵技術與示范(上海同濟大學);
二、城市既有老舊建筑抗災改造關鍵技術(沈陽建筑大學);
三、城市生命線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國家機械科學研究總院);
四、城市發展中的地質環境風險評估與防控關鍵技術研究與示范(中國地質科學院巖溶地質研究所)。
各課題組匯報課題任務的完成情況,然后由專家組提出質詢,各課題組根據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進行了認真的討論和交流,zui后,進行了會議總結,對課題任務的完成情況及存在的不足,提出了嚴格的整改意見,要求各課題組一定要按照項目進度計劃的要求,積極努力,保證質量,按期完成。
良業公司參會的是公司董事長、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科技專家項美根工程師和汪國健工程師。
該項目的第三課題組:城市生命線安全保障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國家機械科學研究總院),該公司作為該課題的子課題項目單位,主要承擔:城市生命線突發災難事故應急處置與裝備研究,智能控制裝置的研發以及組織閥門控制裝置在煙臺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等單位的應用示范工作。
良業公司按照該子課題項目的要求,從組織、管理、資金上作了周密安排,并深入調研、評審、預案、2013年1月,立項研發“智能閥門控制裝置”,成立了以項美根為組長,項曉明為付組長的課題組,開展該項目的研發,2014年10月已完成了“智能閥門控制裝置”的設計、試制、遠程集成測試、使用考核,實踐證明:“智能閥門控制裝置”運行正常,未出現任何故障,取得了預期目標。
良業公司研發的閥門智能控制裝置及Modbus現場總線,以數字通信替代了傳統4-20mA模擬信號及普通開關量信號的傳輸,具有全數字、雙向、多站的通信系統。
國家機械研究總院課題組,采用B/S方式,服務器對管網數據進行實時監控、可視化分析和展示,通信服務器通過公網的方式與sink節點總站進行通信,sink節點總線通過現場總線的方式與現場控制終端設備進行通信。該閥門智能控制裝置的遠程集成測試取得了圓滿成功,說明國家機械研究總院課題組研發的無線通信網絡連接該公司研發的閥門智能控制裝置及現場總線都達到了課題任務書的目標要求。
按照項目計劃的進度要求,下一步的工作是完成應用示范。該公司現已完成以下四臺示范用樣機:
1)、LK40-18調節型(公稱轉矩1100N.m;輸出轉速18rpm;電機功率3.77Kw,Modbus總線)…2臺。
2)、LK35-18開關型(公稱轉矩650N.m;輸出轉速18rpm;電機功率2.2Kw,Modbus總線)…2臺。
該四臺樣機發送煙臺經濟開發區熱力公司和自來水公司之后。該公司將派員前往現場安裝調試并協助做好應用示范工作。
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儀表網"的所有作品,版權均屬于儀表網,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儀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它來源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
合作、投稿、轉載授權等相關事宜,請聯系本網。聯系電話:0571-87759945,QQ:11030274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