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近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發布《環境空氣VOCs監測用一溴一氯甲烷、1,2-二氟苯、氯苯-d5和4-溴氟苯混合氣體標準樣品》等74項擬立項國家標準樣品研復制計劃項目,并公開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2022年5月27日。請登錄國家標準委網站的計劃公示網頁,查詢項目信息,反饋意見建議。
標準樣品《環境空氣VOCs監測用一溴一氯甲烷、1,2-二氟苯、氯苯-d5和4-溴氟苯混合氣體標準樣品》由 TC118 (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歸口 ,由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負責研制 。
自《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全國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改善,但以PM2.5和O3為特征的復合大氣污染形式依然嚴峻。揮發性有機化合物(VOCs)包括許多有毒有害物質,是對流層臭氧和二次有機
氣溶膠(SOA)等二次污染物的重要前體物,其光化學反應會導致大氣光化學煙霧事件發生。光化學煙霧是一種復合型的二次污染,具有很強的氧化性,對眼睛、呼吸道都有很強的刺激性,損害人體肺功能和傷害農作物,并使大氣能見度降低。
以VOCs為首的一次污染物對城市地區O3和灰霾等復合型大氣污染的形成至關重要。“十四五”期間VOCs作為大氣污染物減排約束性指標的新形勢,必然將推動針對環境空氣和固定污染源的VOCs監測進一步向科學化、精細化方向發展,也對配套標準樣品的研制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
自2018年起,在生態環境部相繼發布的《2018年重點地區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2019年地級及以上城市環境空氣揮發性有機物監測方案》和《2020年國家生態環境監測方案》中,進一步明確和細化了我國環境空氣VOCs監測的目標組分和監測區域,共涉及三大類117種VOCs監測指標。
根據監測方案要求,部分采用GC-MS進行定量分析的組分在采用內標法時,需使用一溴一氯甲烷、1,2-二氟苯、氯苯-d5和4-溴氟苯等作為內標,同時在進行樣品分析前需采用4-溴氟苯對GC-MS進行儀器性能檢查。同時,上述四種內標也是《環境空氣臭氧前體物手工監測技術要求》(試行)和《環境空氣 揮發性有機物的測定 罐采樣/氣相色譜-質譜法》(HJ 759-2015)中規定的內標組分。
隨著VOCs監測技術的不斷完善,監測方法的科學性、合理性也不斷提升,對內標物的組分要求也隨之發生變化。因此開展相關內標標準樣品的研制,確保內標樣品的量值準確并具有良好的瓶內均勻性和穩定性,對保證監測數據質量和量值準確具有重要意義,也將為打贏污染防治攻堅戰提供技術支撐。
標準樣品《水質 7種重金屬(鎘、砷、銅、鉛、鉻、鋅、鎳)混合溶液標準樣品》由 TC118 (全國標準樣品技術委員會)歸口 ,由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環境標準樣品研究所負責研制 。砷已被我國和聯合國環境規劃署、世界衛生組織、歐盟及美國環境保護署等機構列為優先控制污染物,鎘、銅、鉛、鉻、鋅、鎳等重金屬也對環境和人體健康有著重要的影響。
我國《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 5749-2006)《農田灌溉水質標準》(GB 5084-2005)、《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 8978-1996)《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8918 -2002) 中對鎘、砷、銅、鉛、鉻、鋅、鎳等金屬進行了含量和排放限值要求。
但是目前國內外均無該種標準樣品的市場供應。本項目的開展可配套環境標準《水質 32種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HJ 776-2015)及《水質 65種元素的測定 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法 》(HJ 700-2014)等相關標準,為地表水、生活飲用水、土壤和沉積物等監測工作提供實物標準支撐,進一步滿足我國環境監測、科研及環境管理、質量控制工作的需求,為以后此類標準物質的量值溯源性提供依據。
其他項目可登錄
國家標準委網站的計劃公示網頁,查詢項目信息。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