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標準】由棗莊市市場監管綜合服務中心主導編制的山東計量測試學會團體標準《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遠程維護技術規范》已完成征求意見稿。為提高標準編制的科學性、嚴謹性、實效性,根據《山東計量測試學會團體標準管理辦法》的規定,現公開征求意見。
隨著國家、地方政府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智慧遠程維護系統成為環保監控的重要手段之一,原有的行業標準對自動
監控系統運行服務工作不能完全滿足當前的時效性要求等。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標準化工作導則 第1部分:標準化文件的結構和起草規則》的規定起草。參考HJ75-2017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技術規范 ;HJ 76-2017固定污染源煙氣(SO2、NOX、顆粒物)排放連續監測系統技術要求及檢測方法;DB37/T 4011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運行維護技術規范等文件編制而成。
本標準規定了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遠程維護的基本要求、維護內容及頻次、遠程控制平臺及遠程維護質量控制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遠程維護。
《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遠程維護技術規范》編制說明從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遠程維護、運維人員、遠程維護、巡檢、 校準、質量控制等方面進行編寫,主要內容如下:
第一章為范圍:概述了該標準的主要內容和適用范圍。
第二章為規范性引用文件:介紹了該標準中引用的相關標準文件。
第三章為術語和定義:列出了在該標準中出現的相關術語及其定義。
第四章為遠程運行維護系統的基本要求。包含了運維機構及遠程運行維護要求等。
第五章為遠程運行維護的頻次及要求,確保固定污染源煙氣在線監測系統遠程維護在進入運維時,符合相關基本要求,為后期保障在線監測數據準確打下堅實基礎。
第六章為數據采集傳輸控制系統。
第七章為遠程校準平臺,重點描述了該遠程校準平臺應該具備的功能和要求。
第八章為監測站房環境及輔助設施,提出了實現遠程讀取的參數要求。
第九章為定期校準,氣態污染物及氧氣的校準周期。
第十章為信息記錄,規定了對遠程運維電子記錄保存方式、年限等。
第十一章為遠程運行維護質量控制要求,詳細列出零點漂移、量程漂移的校準指標。
第十二章零點氣體,提出了具體的使用要求。
第十三章標準氣體,提出了具體的使用要求。
附錄部分:主要提供了相關表單模板進行參考。
遠程校準平臺:
遠程校準平臺可以查看實時狀態、實時參數、歷史狀態、歷史參數、遠程校準操作、遠程操作記錄等滿足每周巡檢維護的技術要求。實時狀態主要包括:分析儀的測量、校準、維護、吹掃、故障狀態,實時參數主要包括:站房空氣壓縮氣壓力、采樣探頭溫度、伴熱管溫度、加熱盒溫度、制冷器溫度、標氣壓力、廢液收集液位狀態、分析儀的量程信息、標氣濃度數據等。
定期校準:
1.氣態污染物 CEMS每 7天至少遠程校準一次儀器零點和量程,同時測試并記錄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2.氧氣 CMS 每 7 天至少遠程校準一次儀器零點和量程,同時測試并記錄零點漂移和量程漂移。
信息記錄:
1.遠程運行巡檢、校準維護記錄應在保證安全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的前提下,做好電子介質的存儲,電子介質存儲的存檔資料保存期限至少1年。2.遠程維護系統應該存儲系統的運行狀態、監控數據、運行維護人員的校準等操作記錄數據,每月進行備份,確保數據安全。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