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文件】協同創新是以知識增值為核心,企業、政府、知識生產機構和中介機構等為了實現重大科技創新而開展的大跨度整合的創新模式。協同創新可以促進企業、大學、研究機構發揮各自的能力優勢、整合互補性資源、實現各方的優勢互補,加速技術推廣應用和產業化,協作開展產業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產業化活動,是當今科技創新的新范式。
近日,《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合作機制》(下稱《合作機制》),旨在提升長三角產業鏈創新鏈資源配置效率,推動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切實推動建立長三角科技創新共同體聯合攻關機制。
《合作機制》提出主要目標,以“科創+產業”為引領,聚焦國家重大創新需求,聯合突破一批關鍵核心技術,推動重點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自主可控;聯合構建跨學科、跨領域、跨區域的若干創新聯合體,實現項目、人才、基地、資金一體化配置,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探索建立跨區域協同創新的合作機制,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推動長三角區域成為以科技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動力源。
《合作機制》主要建立四大機制,分別是部省(市)協同的組織協調機制、產業創新融合的組織實施機制、績效創新導向的成果評價機制、多元主體參與的資金投入機制。
《合作機制》聚焦制約國家重點產業發展的關鍵領域,共同梳理長三角區域“鏈主”企業或骨干單位,凝練2?3年可取得突破,且需要跨區域解決的需求,聯合發布需求“榜單”。目前,長三角遴選了20家產業鏈“鏈主”企業或骨干企業的創新需求,面向全球發揭榜任務。
具體來看,三省一市科技廳(委)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能兩大先導產業領域,征集區域產業鏈“鏈主”企業或行業骨干企業需求及意見建議,組織專家開展需求評估,遴選首批20家企業創新需求,包括41項揭榜任務,之后對外發布。
需求方向包括自主可控智能毫米波雷達芯片、高性能人工智能芯片、6-8英寸碳化硅襯底產業化、智能化水下設備、自主高性能GPU及高密度視覺智能
服務器等。屆時,可通過長三角一體化科創云平臺查詢并揭榜。
長三角將建立多元主體參與的資金投入機制。構建政府、企業、投融資機構等共同參與的多元投入體系,推動企業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科研投入、組織科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發揮財政資金示范引導作用,通過中央和地方共同投入資金,加強對聯合攻關任務的資助,并納入國家科技管理信息系統進行指導,提升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加大聯合攻關投入力度和廣度,鼓勵各地因地制宜,自主投入地方財政資金,開展公共安全、生態環境、智慧城市等科技惠民領域聯合攻關,形成示范應用。
業內人士稱,通過區域的產業集群,一方面將加強產業鏈協同,提升企業的運營效率,另一方面也將更快帶動企業的創新成果轉化,帶動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