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從國家標準委獲悉,我國在ISO水回收利用(以下簡稱水回用)標準化領域連獲佳績。自2013年7月ISO批準成立水再利用技術委員會(ISO/TC282)后,一年時間內,我國先和日本聯合承擔了該委員會聯合秘書處工作,又承擔了該委員會所屬的城鎮水回收利用分委會秘書處(ISO/TC282/SC2)工作,分委會主席也由清華大學胡洪營教授擔任。
在7月28日舉行的標準化組織(ISO)水回用技術委員會(ISO/TC282 Water Reuse)城鎮水回用分委員會(SC2 Water Reusein Urban Areas)主席選舉中,清華大學環境學院胡洪營教授成功當選。
水質污染和水資源短缺是環境問題之一,同時氣候變暖進一步加劇了一些地區的水資源短缺矛盾。水回用是解決水資源短缺的有效途徑,許多國家都開展了卓有成效的水回用實踐,但該領域的標準化工作遠遠滯后于實踐。為適應水回用標準化工作需要,促進水回用領域化業務的健康發展,在我國、以色列和日本等國家的建議下,ISO于2013年7月批準成立水回用技術委員會(ISO/TC282 Water Reuse),并于2014年1月在東京召開了成立大會暨次工作會議。該技術委員會下設再生水灌溉利用(SC1)、城鎮水回用(SC2)和水回用系統風險與效能評價(SC3)等3個分委員會。
水回用技術委員會的職責是針對各種形式和各種目的的水回用,開展標準的制定和交流工作,其對象涵蓋了集中式和分散式、直接和間接的水重復利用、梯級利用和循環利用等各種的利用形式,包括收集、輸送、處理、存儲、輸配和利用等各個關鍵環節以及相關的技術、經濟、環境和社會等問題。
城鎮水回收利用分委會大的具體工作內容和主要職責包括:確定污水再生利用專業術語和定義、建立健全城鎮回用水集中式利用系統和分散式利用系統的設計和管理指南、制定水回用安全評價體系、完善回用水利用各環節(水處理、儲存、配送和用途等方面)的指南和標準。
胡洪營教授及其課題組是我國較早系統開展再生水安全利用理論和技術研究的團隊之一,在再生水處理和安全消毒技術、再生水水質安全評價與風險控制技術、水質標準制定方法等方面開展了長期的研究工作。
2013年,國家標準委批準成立由中國標準化研究院、清華大學與深圳市海川實業股份有限公司組成水回收利用技術委員會國內對口工作組,積極參與委員會的一系列討論、活動和會議。
今年8月,清華大學和中國標準化研究院聯合主辦污水再生利用標準化研討會,圍繞水回用領域標準動態,我國的需求和應對措施,參與水回用標準研制活動的機制以及再生水處理技術與設備標準、再生水風險評價與管理方法標準、再生水儲存、輸配與利用標準進行研討。專家認為,我國開展水再利用標準化工作應重視不同用戶的使用需求,開展的標準化工作要覆蓋水再利用全系統,要重視標準化對技術推廣的支持作用,并要聯合產業界建立技術推廣體系,積極參與TC282的標準化工作,重點應圍繞技術、工藝、設備標準,管理體系、風險控制標準與膜、活性炭、管材等標準開展,同時要積極參與TC282正在籌備的礦井水再生利用標準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