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我國東北大污水處理工程——長春北郊污水處理廠將于今年年底通水。按照設計,這項工程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達每日78萬噸,長春污水處理率將翻番至80%,設計污水處理排放水質為國內高排放標準一級A。
按照設計,這項工程生活污水處理能力達每日78萬噸,長春污水處理率將翻番至80%,設計污水處理排放水質為國內高排放標準一級A。
據介紹,這家污水處理廠為國家“十二五”規劃項目和松花江流域治理規劃項目之一,是目前在建的東北地區大的污水處理工程。建成后,對改善伊通河和松花江水質具有重要意義。
工程主要采用生物處理加沉淀過濾消毒工藝。污水的處理要經反復沉淀、沙水分離、生物改良、深度處理、紫外線消毒等,才能排入伊通河,終匯入松花江。
據承建單位——中國中鐵一局二公司長春北郊污水處理工程項目經理楊建軍介紹,污水處理廠為國家“十二五”規劃項目和松花江流域治理規劃項目之一,是目前在建東北地區大的污水處理工程。建成后,對改善伊通河和松花江水質具有重要意義。
他說,工程主要采用生物處理加沉淀過濾消毒工藝。污水的處理要經反復沉淀、沙水分離、生物改良、深度處理、紫外線消毒等,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生物A2O改良處理技術,才能排入伊通河,終匯入松花江。
“處理后的污水能滿足工業用水需求,也可用于城市綠化和農業灌溉。這樣即可重復利用水資源,減輕對河流的污染,又可置換出大量的水源,可緩解長春市缺水的不利局面。”楊建軍說。
長春北郊污水處理工程為國家“十二五”規劃項目和松花江流域治理規劃項目之一,是目前在建東北地區大的污水處理工程。
根據長春市建委提供資料顯示:目前,長春共有污水處理廠9座,總污水處理能力為101萬噸/日。分別是西郊(15萬噸/日)、北郊(39萬噸/日)、天嘉(2萬噸/日)、雙陽(2.5萬噸/日)、南部(15萬噸/日)、東南(10萬噸/日)、汽車廠(2.5萬噸/日)、北部污水處理廠(5萬噸/日)、西部污水處理廠(10萬噸/日,試運行)。
其中西郊、西部、南部和汽車廠污水處理廠負責西新開河水系污水處理;天嘉污水處理廠負責串湖水系的污水處理;北郊、東南和北部污水處理廠負責伊通河水系的污水處理。另有在建污水處理廠2座,分別是北郊二期擴建(39萬噸/日)和新建串湖污水處理廠(20萬噸/日)。
項目部一位負責人說,北郊污水處理廠既有10萬m
/d污水深度處理能力,擴建提標后處理規模達到78萬m
/d,不僅將成為吉林省大的污水處理廠,也將是東北大的污水處理廠。
“污水經深度處理之后出水水質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染物排放標準的一級A標準。”這位負責人說,長春市北郊污水處理廠擴建及提標改造工程新舊廠區地面積分別為27.3萬平方米、25.3萬平方米,工程計劃總投資16.2億元。
“這個項目是2013年6月20日開工,計劃2014年12月31日擴建工程一級B通水。采用改良A2O 深度處理的三級污水處理系統。城市污水處理率可以達到80%,是現在的2倍。”該負責人說,工程主要采用的是生物處理加沉淀過濾消毒工藝。
什么是改良A2O 深度處理的三級污水處理系統?該負責人做出了詳細解釋。
“污水的處理要經好幾個步驟,反復沉淀、沙水分離、生物改良、深度處理、紫外線消毒等,也采用目前國內先進的生物A2O改良處理技術,后才能排入伊通河,終匯入松花江。這對改善伊通河和松花江的水體環境具有重要意義。”該負責人說,一級處理工藝是污水經過粗格柵間、污水提升泵房、細格柵間、渦流沉砂池、初次沉淀池后直接排入伊通河,接入二級處理系統。初沉污泥和浮渣經離心脫水后外運。二級處理部分是污水處理采用改良型A/A/O工藝、污泥處理采用直接濃縮脫水后運至北郊污泥處置廠;深度處理回用部分包括混合-絮凝-沉淀-過濾-液氯消毒工藝。
“直白點兒說,污水進入處理廠后,經過沉淀等一系列工序,不僅要對污水進行凈化處理,剩下的泥土也要經過處理。”這位負責人說,處理后的污水能滿足工業用水需求,也可用于城市綠化和農業灌溉。這樣既可重復利用水資源,減輕對河流的污染,又可置換出大量的水源,可緩解長春市缺水的不利局面。預計今年年底可以通水試運行。
據項目承建方相關負責人介紹,處理后的污水能滿足工業用水需求,也可用于城市綠化和農業灌溉。這樣即可重復利用水資源,減輕對河流的污染,又可置換出大量的水源,緩解長春市缺水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