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聚焦點】中國高度重視衛星導航系統的建設,一直在努力探索和發展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衛星導航系統。為了更好地服務于國家建設與發展,滿足應用需求,我國啟動實施了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建設。中國7月25日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
中國7月25日成功發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使北斗導航系統的衛星總數增加到19枚。這對北斗“雙胞胎”弟兄,將為北斗組網承擔“拓荒”使命。
據北斗導航衛星系統總設計師謝軍介紹,作為北斗系統組網的主要衛星,新發射的北斗雙星將為中國建成導航衛星系統開展全面驗證,為后續的組網衛星奠定基礎。
謝軍說:“這對雙星首先要承擔的是在軌驗證衛星導航系統總體方案與技術體制。”
專家說,這“兄弟倆”要驗證其測距、抗干擾等性能。此外,它們還要驗證在空間使用的星間鏈路技術,將與今年3月發射的一顆北斗衛星實現星間互聯互通,共同開展組網試驗驗證工作。
據了解,中國北斗導航衛星系統建設實施“三步走”戰略:步,在2000年建成北斗試驗導航衛星系統;第二步,在2012年建成區域導航系統;第三步,在2020年左右,建成由5顆靜止軌道衛星和30顆非靜止軌道衛星組成的覆蓋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
目前,前兩步已實現,中國成為繼美、俄之后世界上第三個擁有自主衛星導航定位系統的國家。中國新發射的兩顆北斗導航衛星與此前的北斗衛星相比發生了脫胎換骨的變化,部件國產化率提高到98%,其“心臟”、“慧腦”、“鐵骨”等關鍵器部件全部為“中國智造”。
據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五院介紹,7月25日發射的第18、19顆北斗導航衛星的設計壽命從以前的8年提高到12年。這兩顆衛星使用的新技術、新產品占到衛星全部產品的近八成,這在中國以前研制的衛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