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行業上下游】近年來,化工企業確實為帶動國家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由此而引起的化工污染卻是不能忽視的。想必大部分人都可以看出,國家各個地區為了彌補眾多化工企業多少年來“創下”的漏洞而在大肆進行綠化,化工企業方面更是加大了檢查力度,爭取將污染降至低。而對于通過不合理途徑處理化工廢料的企業,將受到國家嚴厲的制裁。
西北地區的經濟發展歲不及東部地區,但是其中蘊含的豐富的資源是極其珍貴的。為了避免當地因為產業的發展而破壞了空氣及土壤的質量,政府決定,以耕地、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以及其他需要保護的區域為主,對這些地區進行范圍明確,優先保護!以此來推動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
為了更好地實行該項措施,也為了更好地保護當地環境質量不受侵害,政府制定了以下措施:
措施1 對全市60%以上的耕地進行監測
政府發布了《關于加強土壤環境保護和綜合治理工作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通過建立比較完善的土壤環境例行監測和評估制度,對全市60%以上的耕地和服務人口50萬以上的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保護區土壤環境開展例行監測;全面提升土壤環境綜合監管能力,初步控制被污染土地開發利用的環境風險;因地制宜開展土壤污染治理修復試點示范,使全市土壤環境質量長期保持穩定。
措施2 治理后仍不達標企業堅決關停
新建工業項目在嚴格執行規劃環評和項目環評有關政策,對重點規劃環評和有色金屬、皮革制品、石油煤炭、醫藥化工、鉛蓄電池、采礦選礦、印刷、危險廢物、加油站等可能對土壤造成重大影響的項目。禁止工礦企業在廢水、廢氣和廢渣處置過程中將污染物向土壤環境轉移。強化化肥農藥等污染控制,科學施用農藥、化肥。規范固體廢物管理,建立污泥處理全過程監管制度,規范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處置,在產生、運輸、貯存、處理處置全過程中,嚴格遵循有關污染物控制標準及技術規范。
措施3 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
加大優先區域保護力度,對優先區域及其周邊污染源進行排查,嚴格源頭污染控制,強化風險管控;禁止在優先區域內新建有色金屬、皮革制品、石油煤炭、化工醫藥、鉛蓄電池制造等項目。制定土壤修復工程規劃,在2015年底前完成綜合治理方案的編制工作。開展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試點,有計劃、分步驟地推進土壤污染治理與修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