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網 儀表深度】“世界計量日”是由米制公約組織和法制計量組織為紀念1875年5月20日《米制公約》簽署而設立。1999年經計量大會投票表決,決定自2000年起,將米制公約簽署日(5月20日)作為“世界計量日”。
今天(2021年5月20日)是第22個“世界計量日”,今年世界計量日的主題為“測量守護健康”,而在生活中,計量無處不在,那么,對于民用“四表”計量器具,您對它們了解多少呢?
民用“四表”
計量既是保障社會公正與貿易公平的主要依據,又是支撐科技發展、經濟發展、社會發展的前提基礎,直接影響到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水、電、燃氣是居民最重要的生活基礎,因此,“民用四表”也是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計量器具,主要包括水表、電能表、燃氣表、熱能表。
詳細來講,水表是測量水流量的儀表,大多是水的累計流量測量,目前,我國水表行業已從傳統機械水表為主逐步過渡到傳統機械水表與智能水表并存的發展階段。
雖說,近幾年智能水表增長迅速,但整體滲透率仍然較低,隨著單價更高的NB-IoT等物聯網水表滲透率提升,預計未來三年水表行業整體仍有15%-20%的增速,其中智能水表市場增速將達25%-30%,智能水表的滲透率迅速提升,發展不斷。
電能表是用來測量電能的儀表,又稱電度表,火表,千瓦小時表,指測量各種電學量的儀表。當前,電網智能化已成為當今一種不可逆轉的社會潮流。從機械表到電子式電能表,再到NB-IoT智能電表都是時代發展進步。
根據國家電網數據顯示,目前國網系統接入的終端設備超過5億只,國家電網規劃預計到2025年接入終端設備將超過10億只。到2030年,接入的終端設備數量將達到20億只,相關企業可重點布局。
燃氣表使得那些使用天然氣或管道煤氣的人家,可以方便地知道用了多少燃氣,便于計量,節能減源,隨著燃氣的普及以及燃氣公司燃氣運營管理水平的提升,智能燃氣表的基數與比重均穩定上升,目前我國約有1.5億臺在線運行的居民燃氣表,其中智能燃氣表3000-4000萬臺。預計到2022年,燃氣表市場銷量將達到6000萬臺左右。
另外,燃氣表作為燃氣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能源結構調整的背景下,我國政府大力推動天然氣在一次性能源消費結構中的占比提升,天然氣網絡覆蓋范圍不斷擴大,帶動了我國燃氣表需求持續增長,發展前景可期。
熱能表是適用于測量在熱交換環路中,被稱作載熱液體的液體所吸收或轉換熱能的儀器,它由流量傳感器、溫度傳感器和熱能積算儀三部分組成。
受益于供熱面積的增長,我國對熱量表的市場需求持續增加,市場規模呈快速增長態勢。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熱量表行業市場規模達57.5億元。而長期來看,國家節能減排、可持續發展理念,從根本上保障了熱量表的長久穩定發展。
看了上述關于民用四表的詳細介紹,相信您已經對它們有所了解,其作為百姓生活中常見且廣泛使用的計量器具,準確性很重要,因此《計量法》規定:用于貿易結算的“民用四表”安裝使用前,必須由法定計量檢定機構實施強制檢定合格,即“民用四表”首檢。
民用“四表”計量檢定不可少
自1988年《計量法》頒布,“民用四表”就作為貿易結算用計量器具被列人國家強制檢定目錄。“民用四表"計量檢定與百姓生活息息相關,建立和完普“民用四表"的強制檢定工作,是建立和諧社會、關注民生的大事。
因此,民用四表的重要價值需要引起社會各界的重視,在充分踐行《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等相關法規的同時,強化貿易結算方式,對水表、燃氣表、熱能表以及電能表等設備的參數進行分析,并且相關實體單位要在安裝前就對其進行強制首檢。
小計量,大問題,對民用四表計量專項監督檢查,其可重點檢查是否存在未經檢定,或者檢定不合格就安裝使用的違法行為,是否存在利用民用四表進行計量作弊等違法行為。針對不符合檢定標準的設備不能安裝。通過民用四表的檢定,加強對水表、電能表、燃氣表、熱能表的監管,杜絕違法行為,保障計量器具的計量準確,維護百姓的切身利益。
結語:水、電、燃氣作為居民重要的生活基礎,因此,“民用四表”是廣大人民群眾在日常生產生活中較為常見的計量器具,因此,對其進行檢定較為重要。520世界計量日,關于民用四表計量器具的相關知識你知道了嗎?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