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導讀:科技的發展在讓老年人越來越孤立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思路的改變和創新,讓老年人也能享受科技發展的成果,讓新的技術也成為服務老年人群體的工具。
隨著經濟水平發展,人們觀念轉變,目前我國人口出生率已經在逐步下滑,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選擇晚婚晚育。這也導致我國社會的老齡化程度進一步提升。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4-2020年,我國老齡人口從2.1億增加至2.64億,年復合增長率達到3.72%;2020年60歲以上的人口達到2.64億,同比2019年增長3.99%,占總人口比重為18.70%。根據國際上老年化
標準:60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例達到10%或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重達到7%,中國早已經步入老年社會。
根據國家統計局的數據,近年來我國老齡化人口占比不但上升,65歲以上的老齡化人口比例從2010年的8.9%上漲至2020年的13.5%,上漲了4.6個百分點。
我國老齡化嚴重,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智能傳感設備助力養老。科技的發展在讓老年人越來越孤立的情況下,我們仍然可以通過一些思路的改變和創新,讓老年人也能享受科技發展的成果,讓新的技術也成為服務老年人群體的工具。
首先,智能機器人就用于養老中,智能養老機器人具備提醒、監測等功能,不僅適用于養老機構,更適用于獨居老人。2016年5月,杭州市社會福利中心引進了一批服務型機器人,“機器人養老”已從概念變為現實,該中心一名老人通過智能養老機器人“阿鐵”與家屬視頻通話。
其次,利用“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等技術,將養老服務智慧升級,通過技術的手段實現對老年人更加科學的照顧,在給老年人提供便捷服務的同時,不增加太多的人工成本,從而也解決政府資金短缺的問題。智慧養老系統一般兼顧了安全、健康、生活、娛樂等多種功能。
再者,還有智慧養老監測系統,其由
傳感器和云平臺組成,用于獨居老人生活監測的系統,“AI外呼”“門磁感應器”“煙感報警器”“紅外監測器”“智能手環”等多種傳感器安裝在獨居老人的家中,一旦發現老人家里有異常情況,平臺會立馬收到報警,并通過算法分析異常原因推送給提前設定好的緊急聯系人及時上門查看。
小編相信,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及創新能夠更好服務于智慧養老。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