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半日潮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暫無信息 |
閱讀:250發布時間:2024-7-14
海洋初級生產力(4C示蹤法)測定方法原理
一定數量的放射性碳酸氫鹽或碳酸鹽-加人到已知二氧化碳總濃度的海水樣品中,
經一段時間培養,測定浮游植物細胞內有機'C的量,即可計算浮游植物通過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碳的量。
主要儀器設備
a) 水下光量子儀、水下照度計或透明度盤;
b)樣品培養箱或培養瓶罩:用中性衰光材料,將光衰減為99%, 50%, 30%,10%,5%和1%;
c) 抽濾裝置
d)濾膜:孔徑為0.65μm的纖維素酯微孔濾膜;
e)液體閃爍計數儀、通風櫥和振蕩器。
試劑
a)過濾海水
用調查海區的海水,經玻璃纖維或纖維素酯微孔濾膜過濾,盛于干凈的試劑瓶中備用。
b)"C工作溶液用過濾海水稀釋'C貯備液,使放射性強度約為1 850 kBq/cm3 ,或視要求而定。
c) 閃爍液
d) 測總計數閃爍液
每10cm3閃爍液中加0.2cm3的。
e)0. 1 mol/dm3鹽酸。
測定步驟
萃滅校正方程的確定
用一系列(一般不少于6個)"C萃滅標準瓶,在液閃計數儀上測定。用直線回歸法得出比求效率的方程。
采樣深度的確定
使用水下光量子儀或照度計,測定水柱中不同深度的光輻射強度,或者用透明度盤測定海水的透明度,確定采樣的光學深度。
水樣測定采樣
按預定深度采樣,并記錄于表。采樣時應使用不透光和沒有銅制部件的采水器,水樣避免陽光直接照射。
水樣分裝
采樣后,盡快在弱光下,將水樣經孔徑為200μm左右的篩絹過濾,分裝至培養瓶。培養瓶必須清洗干凈,并經體積分數為2%的浸泡24 h以上。每層樣品應包括兩個白瓶和一個黑瓶,層和第四層樣品還應各分裝一個零時間培養瓶(或根據現場調查情況選定),零時間培養瓶中水樣體積必須準確。剩余水樣按規定,測定各層次水樣的葉綠素a濃度。
加4C 工作液
取相同體積的“C工作溶液加至每個培養瓶。所加數量視樣品中浮游植物多少和培養時間而定。一般在水深小于200m海區,培養24h,加37kBq~370kBq,水深大于200m海區加370kBq~740 kBq。
取總計數樣
用微量吸液器從每一零時間培養瓶中吸取一定體積水樣兩份,分別移入2個總計數閃爍瓶中,加.20cm3閃爍液,蓋緊,混勻,供作放射性活度測定。
培養
將已加有"C的培養瓶(零時間培養瓶除外),放入各相應的培養箱內,或罩上各相應的培養罩,再放人透明的培養箱內。記下開始培養時間,培養箱應置于陽光不受遮蔽處,并用流動的表層海水保持培養期間的溫度恒定,培養時間一般在2h~24h之間,并盡量接近當地中午時間。
零時間樣品的過濾,
培養開始后,立即過濾兩個零時間樣品,所得載有浮游植物的濾膜,放人閃爍瓶,在通風櫥中,加入1 cm*0.1 mol/dm3鹽酸,15 min后加蓋。或在通風櫥中以濃鹽酸蒸氣熏濾膜15 min,放人閃爍瓶。
過濾
放射性活度測定,
向裝有帶浮游植物的濾膜的閃爍瓶加入10cm2閃爍液,在振蕩器上緩慢振蕩至少20min后,把閃爍瓶置于液體閃爍計數儀內使樣品暗適應12h后測定,并記錄于表。
水樣二氧化碳總濃度測定.
測定海水樣品的鹽度,計算海水中二氧化碳總濃度:
儀表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