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材料耐候性測試中,冷凝模擬是重要環節,且露水凝結速率與材料界面老化的關聯常被誤解。冷凝模擬并非僅靠噴水實現,露水凝結速率與材料界面老化的真實關系也遠比想象中復雜。

冷凝模擬除噴水外,還有其他關鍵方式。通過控制試驗箱內的溫濕度差,可促使材料表面形成冷凝水。當箱內空氣溫度較高且濕度飽和,而材料表面溫度因低溫制冷系統作用相對較低時,空氣中的水蒸氣便會在材料表面凝結成水膜,這一過程更接近自然環境中夜間材料表面的冷凝現象。例如,在戶外環境下,夜間溫度下降,建筑外墻涂料表面會因溫度低于周圍空氣露點溫度,出現冷凝水。噴水模擬則主要通過噴頭向材料表面噴水,形成水膜,雖然能快速在材料表面覆蓋水分,但與自然冷凝過程存在差異,噴水產生的水膜在形成速度、水層均勻性等方面與自然冷凝不同。


露水凝結速率與材料界面老化的關聯性在實際測試中被嚴重簡化。露水凝結速率受環境溫度、濕度、材料表面特性等多種因素影響。材料表面粗糙度、親水性等特性會改變露水凝結速率。表面粗糙且親水的材料,更容易吸附水蒸氣,加快露水凝結。當露水在材料表面凝結后,水分子會滲入材料與基材的界面,與材料中的化學成分發生水解、溶脹等反應,破壞材料的化學鍵結構,降低材料與基材的附著力。在露水凝結與蒸發的循環過程中,水分反復進入和離開材料界面,會在界面處產生應力變化,加速材料老化。比如木材表面涂料,在高露水凝結速率環境下,涂料與木材界面的附著力會因水分的侵蝕而快速下降,導致涂層剝落。此外,露水還可能攜帶空氣中的污染物,如酸性物質、鹽類等,這些污染物與露水結合后,會加劇對材料界面的腐蝕和老化作用 。因此,在材料耐候性測試中,需要綜合考慮多種因素,深入研究露水凝結速率與材料界面老化的復雜關系,才能更準確地評估材料的耐久性。
立即詢價
您提交后,專屬客服將第一時間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