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州利誠科技發展有限公司
閱讀:95發布時間:2014-6-18
中國氣象報報道 “就像每個人的心中都有一個江南一樣,不同的人對于梅雨的認識也不盡相同。”國家氣候中心氣候監測室預報專家周兵說。梅雨區域在哪里?如何界定入-出梅的時間?梅雨開始是意味著雨帶整體性地入梅還是不同省份可以步調不一?*以來,此類問題一直困擾著氣象研究人員。
2011年到2014年,在*預報與網絡司的組織之下,國家氣候中心和相關省(市)*業務專家歷時四年之久,對梅雨監測指標進行了修訂,制定了新的梅雨監測業務規范。這一規范不僅建立起了*和省級相對統一的指標體系,同時,讓可讓公眾對梅雨有更深刻的認識,理解到不同區域入-出梅的時間是不同的。
“誰”推動了梅雨新規范的制訂
“以往,人們對于梅雨的認識存在諸多界限模糊的問題。”周兵告訴記者,比如,梅雨區域到底包含哪些具體的省市;此外,如何界定梅雨開始的日期同樣是一個在氣象領域頗具爭議性的話題,一個地方的典型梅雨期一般為20余天。梅雨的時間尺度是天氣向氣候的延伸,其“跨界”的身份便導致了諸多的不統一,包括國家和地方指標的不統一,不同地區各自強調自身的特點和傳統。在裁定入梅時間的時候,有的強調以天氣要素是否達標為準,注重降水量以及溫度等的表現;而有的省份則更加強調氣候上的環流要素,如西北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脊線的位置等等。如此一來,就會出現“各說各話”的問題。“沒有通用的語言、統一的標準,這對于梅雨的監測、預報技術的推動,以及各地氣象部門對公眾和政府的服務都會造成很大不便。”因此,一個統一規范亟需出臺。
本文章來源于氣象站生產商http://
商鋪:http://m.gd5688.cn/st42545/
主營產品:氣象觀測儀器,便攜式人工降雨模擬系統,便攜式自動氣象站,農業自動氣象站,太陽輻監測系統,生態環境監測系統,溫室控制系統,太陽輻射表,紫外輻射監測系統,輻射表,風向風速觀測站,土壤監測站,雨雪監測站及各類輻射
儀表網 設計制作,未經允許翻錄必究 .? ? ?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請輸入你感興趣的產品
請簡單描述您的需求
請選擇省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