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甘丹科技河北有限公司>>技術文章>>水質監測中的放射性指標及其危害
放射性指標是水質監測中衡量水體放射性污染程度的關鍵依據,主要包括總 α 放射性、總 β 放射性等指標。天然水體中通常含有微量的放射性核素(如鉀 - 40、鈾、鐳等),但人類活動(如核工業生產、放射性礦產開采、醫療放射性廢物排放等)可能導致水體放射性超標。
放射性核素具有潛在的健康危害,它們進入人體后,會通過內照射持續釋放射線,破壞細胞和組織,增加患癌癥、遺傳疾病的風險。例如,鐳 - 226 是一種具有較強放射性的核素,若長期飲用含鐳超標的水,可能引發骨癌;銫 - 137 則容易在生物體內積累,對人體的神經系統和生殖系統造成損害。
在水質監測中,放射性指標的檢測需要專業的儀器設備(如低本底 α、β 測量儀、液閃計數器等)和嚴格的操作規范。對于飲用水源地、核設施周邊水體等重點區域,需定期開展放射性監測,建立完善的應急響應機制。一旦發現放射性超標,必須立即采取隔離水源、凈化處理等措施,防止放射性污染擴散,保障公眾健康和生態安全。
請輸入賬號
請輸入密碼
請輸驗證碼
以上信息由企業自行提供,信息內容的真實性、準確性和合法性由相關企業負責,儀表網對此不承擔任何保證責任。
溫馨提示:為規避購買風險,建議您在購買產品前務必確認供應商資質及產品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