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雖然波折環繞,但不少藥機企業的業績仍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制藥設備正迎來新一輪的景氣周期,如果只用一條腿走路,肯定是不明智的選擇,現在我們需要多條腿走路。”有藥機人表示,多點開花,才能走出一片新天地。
調整結構迫在眉睫
我國制藥設備企業多以中小型規模為主,大部分藥機企業長期以來都是依靠單一的產品帶來收入。這種過分的依賴使得藥機經濟忽陰忽晴,產業發展也遭受制約。
在業內看來,雖然有些產品是某藥機企業的傳統優勢產品,但單一的產品結構會給企業的發展帶來不少困擾和未知風險。為此,調整發展結構至關重要。
“為了改變受限于單一產品的局面,藥機企業往往需要加大研發投入,推進新產品的儲備,并新拓市場范圍。”該人士表示,在研發上下功夫,豐富產品布局,或能夠給公司帶來新的增長點。
據悉,有藥機企業便曾在接受制藥網采訪時提到,公司正不斷從單一的產品向集成化產品方向研發生產,不斷提高產品的優勢,受到新老用戶的青睞。以螺旋纏繞管式換熱器為例,該公司通過優化產品體積,提高了換熱效率,在溶媒回收率上提高1-5%;同時,集成控溫機組能使客戶在使用過程中讓溫度控制更,產品合格率更高,也避免了在配液包括制藥用水反應過程中出現的泄漏,避免交叉污染,讓生產更加安全。
除了調整產品結構以外,在日趨激烈的藥機市場競爭下,為了提高競爭力,藥機企業還需要從服務質量、業務范圍等方面著手,從“一條腿走路”變為“多條腿走路”。
“多條腿走路”
那么,如何由“一條腿走路”逐漸轉型為多條腿走路的企業呢?筆者了解到,主要有兩個方面。其一,是從單一的設備供應商轉型為設備供應以及技術方案解決商;其二,將制藥設備業務拓展為更多門類的業務。
一方面,在藥機制造水平不斷提高的背景下,不少制藥設備企業更加重視服務質量,已從單一的設備制造商向解決方案提供商轉型。一方面,通過釋放數據的價值,延伸售后運維、服務業務鏈條,使盈利模式更多元,另一方面也在為制藥行業提供設備支撐,推動制藥產業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制藥設備解決方案的本質是賣服務,解決客戶的問題。業內表示,在實際的操作過程中,企業需要避免思維的固化、認知不足等原因而陷入誤區。應該準確把握客戶的完整需求,充分理解客戶在使用產品中的痛點,有針對性地開發相對應的個性化、有效的解決方案,發揮產品更多的潛力,給客戶帶來增值空間。
另一方面,在制藥設備為核心的基礎上,制藥設備企業也可以豐富業務板塊,拓展到食品、醫療等領域,給業績帶來新增長點。例如,不少國內大型藥機企業都在發展制藥設備業務的同時,依托其在制藥設備領域積累的經驗,切入食品設備、醫療設備等領域,滿足更多行業設備市場的需求,帶動業績多點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