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非標配電箱殼體標準
配電箱(柜)滿足下列任一要求時采用落地配電柜:
1.1.1寬度尺寸>800mm;
1.1.2高度>1200mm;
1.1.3厚度>300mm;
1.1.4進線總開關>315A;
2.1,元件布置的主要目的:
2.1.1 在滿足客戶進出線位置夠用,滿足公司布線位置夠用的前提下,盡可能保持內部空間的緊湊,控制整體尺寸。
2.1.2 整齊美觀,操作方便,安全,工藝合理和維護檢修方便,安全。
2.2,元件布置的排布次序:
2.2.1 安裝板電氣元件排布次序:自左向右,自上向下,空余位置可用于后期變更。
2.2.2 面板電氣元件排布次序:自上而下,自中間向二側均勻延伸。
2.3,元件水平方向布置的位置要求
2.3.1 本要求適用于一般情況,特殊情況(實際條件不允許或者照此布置空間利用不合理,不利于安裝布線)除外。
2.3.2 不論特殊情況還是一般情況,斷路器布置必須滿足客戶有足夠的進線或者出線位置,接線方便。
2.3.3 斷路器布置次序從左向右。
2.3.4 一般情況下,配電箱(柜)的左側位主要用于公司員工進出線,安裝端子,中繼,熔斷器等電氣元件,同時用于客戶處二次回路線。安裝時保持主回路與二次回路不交叉,不飛線。
必須余留客戶二次回路出線位,根據情況余留50mm~150mm凈尺寸。
凈尺寸指:此寬度的豎直空間內什么都沒有。
2.3.5 一般情況下,配電箱(柜)的右側位主要用于客戶出主回路線,必須預留客戶主回路的出線位,根據情況余留100mm~200mm凈尺寸。
凈尺寸指:此寬度的豎直空間內什么都沒有。
2.3.6 主進線塑殼斷路器,雙電源,隔離開關等布置在配電箱(柜)中間位置或者稍稍偏離中間位置,原則上兩側不允許布置斷路器,如何空間允許可以布置浪涌保護器回路以及其他電器元件。
2.3.7 布置必須滿足客戶進線或者出現的方便。
2.3.8 布置必須滿足視覺上的美觀大方,上端面水平。
2.3.9 衛星斷路器水平之間布置禁止因空間原因強行擠壓成一排。
2.3.10 原則上將同殼架電流或者出現電纜規格相同,框架一樣的斷路器布置在一排。將大電流的斷路器布置在上部位。
2.3.11 一般情況下塑殼斷路器和微型斷路器不混裝一排,如果塑殼斷路器數量較少等特殊情況可以混裝。
2.3.12 一般情況讀個塑殼斷路器裝在一排時盡量保持一定的左右間距。間距的大小主要依據客戶進線和客戶出線電纜的線徑以及國標電纜銅線鼻子尺寸進行制定,詳見附表2.3.1
附表2.3.1
塑殼斷路器水平方向間距
客戶出現電纜(mm²) | 滿足出現電纜鼻子可直接裝入塑殼斷路器間距L1(mm) | 不滿足出現電纜線鼻子可直接裝入塑殼斷路器間距 L2(mm)=左右靠近2個線鼻子靠近的端面之間的間距 |
≤6 | 0 | ≥20 |
10 | ≥5 | ≥20 |
16 | ≥5 | ≥20 |
25 | ≥10 | ≥20 |
35 | ≥10 | ≥20 |
50 | ≥15 | ≥20 |
70 | ≥15 | ≥20 |
95 | ≥20 | ≥30 |
120 | ≥20 | ≥30 |
150 | ≥30 | ≥30 |
185 | ≥30 | ≥30 |
240 | ≥40 | ≥30 |
300 | ≥40 | ≥30 |
備注1:當同一排塑殼斷路器客戶出線線徑不一致時,以大線徑值對應的L1(或L2)值為準。
備注2:當L2值小于L1值時,以L1值為準。
2.4,元件垂直方向布置的位置要求
2.4.1 本要求適用于一般情況,特殊情(實際條件不允許或者照此布置空間利用不合理,不利于安裝布線)除外。
2.4.2 不論特殊情況還是一般情況,斷路器布置必須滿足客戶有足夠的進線或者出線位置,接線方便。
2.4.3 布置次序從上到下。
2.4.4 布置須滿足視覺上的美觀大方,盡量保持上端面水平。
2.4.5 一般情況下,出線電纜相同的斷路器盡量布置在一行,外形尺寸相同的斷路器盡量布置在一排,特殊情況除外。
2.4.6 當配電箱(柜)內有多行斷路器排布時,塑殼斷路器一般布置在前幾行。
微型斷路器燈電器元件布置在余下幾行。
2.4.7 當同一排斷路器的數量較多時,應適當增加出線的凈距離。
2.4.8 雙電源,隔離開關的布置參照斷路器的布置要求。
2.4.9 一般情況下當斷路器的進線出線端安裝有互感器,火災探測器等電器元件時,進出線的距離須相應增大,以火災探測器為例,火災探測器上端與斷路器之間的距離(參照凈尺寸L,詳見表2.4.1)等于或者大于火災探測器下端與線槽或底板等之間的距離,具體情況可參照實際狀況。
2.4.10 當同一排斷路器客戶出線線徑不一致時,L值(詳見表2.4.1)以大線徑L值為準,當多個規格斷路器混裝時,可根據出線數量及大小估算客戶出線的位置大小余留接線空間,參考附表2.4.1并自由掌握。
2.4.11 有個別斷路器出線單相是雙線的,選擇L值時按2個斷路器處理。
2.4.12 斷路器布置主要依據客戶進線和客戶出線電纜的線徑大小,多少以及國標電纜銅線鼻子尺寸進行制定,一般原則詳見附表2.4.1.
附表2.4.1
斷路器布置尺寸要求
進線電纜 | 客戶進線凈距離L(mm) | 客戶出線凈距離L(mm)(并列斷路器數≤2) | 客戶出線凈距離L(mm)(并列斷路器數≤4) | 客戶出線凈距離L(mm)(并列斷路器數≤6) |
10 | ≥150 | ≥100 | ≥+20 | ≥+40 |
16 | ≥150 | ≥100 | ≥+20 | ≥+40 |
25 | ≥150 | ≥120 | ≥+20 | ≥+40 |
35 | ≥150 | ≥130 | ≥+20 | ≥+40 |
50 | ≥150 | ≥140 | ≥+20 | ≥+40 |
70 | ≥180 | ≥150 | ≥+20 | ≥+40 |
95 | ≥200 | ≥170 | ≥+20 | ≥+40 |
120 | ≥250 | ≥200 | ≥+20 | ≥+40 |
150 | ≥250 | ≥200 | ≥+20 | ≥+40 |
185 | ≥250 | ≥200 | ≥+20 | ≥+40 |
240 | ≥300 | ≥250 | ≥+20 | ≥+40 |
300 | ≥350 | ≥300 | ≥+20 | ≥+40 |
2*25 | ≥150 | ≥130 | ≥+20 | ≥+40 |
2*35 | ≥150 | ≥130 | ≥+20 | ≥+40 |
2*50 | ≥180 | ≥150 | ≥+20 | ≥+40 |
2*70 | ≥200 | ≥150 | ≥+20 | ≥+40 |
2*95 | ≥200 | ≥170 | ≥+20 | ≥+40 |
2*120 | ≥250 | ≥200 | ≥+20 | ≥+40 |
2*150 | ≥250 | ≥250 | ≥+20 | ≥+40 |
2*185 | ≥300 | ≥250 | ≥+20 | ≥+40 |
2*240 | ≥300 | ≥250 | ≥+20 | ≥+40 |
2*300 | ≥350 | ≥300 | ≥+20 | ≥+40 |
備注1:主進線斷路器是微斷時,客戶進線凈距離L(mm)=100mm~120Mm.
備注2:附表2.4.1中凈距離L詳見附圖2.4.2,附圖2.4.3,附圖2.4.4
3.1,進出線延伸排;
3.1.1 當電纜銅線鼻子無法直接接入塑殼斷路器時,必須加工進出線延伸排(可通過樣本或者實物測量及現場對比確定)。
3.1.2 進出線延伸排的規格選取必須依據實際塑殼斷路器連接位的寬度及銅排的載流量選取。
3.1.3 進線延伸排上所開2個圓孔的直徑,1個參照斷路器上連接孔的孔徑,1個參照附表3,可等于銅線鼻子孔徑或者小于銅線鼻子孔徑1個等級。
附表3.1
國標電纜銅線鼻子尺寸(單位:mm)
端子型號 | 連接電纜線徑 | 連接孔直徑 | 連接部位端面寬度 |
DT10 | 10 | 8.5 | 16 |
DT16 | 16 | 8.5 | 16 |
DT25 | 25 | 8.5 | 18 |
DT35 | 35 | 10.5 | 20.5 |
DT50 | 50 | 10.5 | 23 |
DT70 | 70 | 12.5 | 26 |
DT95 | 95 | 12.5 | 28 |
DT120 | 120 | 14.5 | 30 |
DT150 | 150 | 14.5 | 34 |
DT185 | 185 | 16.5 | 37 |
DT240 | 240 | 16.5 | 40 |
DT300 | 300 | 18 | 50 |
3.2,塑殼斷路器支架(掛墻明裝)
3.2.1 當掛墻配電箱內塑殼斷路器安裝有進線延伸排,出現延伸排時,必須在塑殼斷路器底部布置金屬支架或者絕緣板,延伸排上的連接螺釘與安裝板之間的距離不能滿足安全要求。
3.2.2 如果選擇金屬支架的上,下端面不得超出塑殼斷路器對應的上,下端面,金屬支架用柳釘或者螺釘固定在安裝板上。金屬支架的高度;
塑殼斷路器框架電流≤125A,高度H=20mm。
塑殼斷路器框架電流≤250A,高度H=30mm。
塑殼斷路器框架電流≤400A,高度H=40mm。
塑殼斷路器框架電流≤630A,高度H=50mm。
3.2.3 如果選擇絕緣板,絕緣板用柳釘或者螺釘固定在安裝板上,須客戶進線的斷路器,絕緣板的長度須超過延伸排上端50mm~100mm,須客戶出線的斷路器,絕緣板的長度須超過延伸排下端50mm~100mm。
絕緣板左端面均須超過左側延伸排左端面60mm~100mm,絕緣板右端面均須超過右側延伸排左端面60mm~100mm。
3.3,有機玻璃安全防護板
3.3.1 配電箱(柜)內部有銅排且離手動操作手柄過近時,必須布置防護有機玻璃板,以防觸電。
3.3.2 有機玻璃安全防護板的長度應超過銅排的長度,寬度為10mm~25mm(根據實際情況確定尺寸)。
3.3.3 有機玻璃安全防護板利用絕緣子固定在銅排上或者安裝板上。
3.3.4 有機玻璃安全防護板上必須粘貼閃電標本。
四,非標配電箱電氣元器件及線路標示標準
4.1,每個電氣元器件應標準醒目的符號或代表標示,使用的符號或代號應與原理圖或者接線圖一致,所有標示便簽機打卡標簽。
4.2,導線端部應有耐久,清晰的標號標示,所有標號標示采用機打標號。
五,非標配電箱接線工藝
5.1,電氣元器件之間的電氣連接全部選用銅排或銅導線。
5.2,二次回路導線選取標準:標準箱,柜中電壓回路的導線截面選用1.5mm²;非標箱,柜中電壓回路的導線截面選用1mm²,電流回路選用2.5mm²。特殊情況按圖紙要求選用。
5.3,多股導線與接線端頭的固定:應根據導線截面和固定螺釘選取接線端頭(UT,OT,IT);壓接時采用冷壓鉗。將多股導線剝線一端插入接線端頭插套內,多股導線不允許有分叉或未插入現場,銅芯線應仲神出壓接端頭包容面但不超出包容面2mm。
5.4,二次配線放線時必須根據實際需要長短來下線,一般應100~150mm的余量,活動線束應考慮大極限位置需用長度。
5.5,二次導線根據實際情況在條件允許的前提下采用行線槽布線,內部走線應梳理整順,不要扭絞,不允許有中間接頭。
5.6,安全接地線應在全場范圍內使用帶有黃,綠相間的雙色導線,標準箱,柜的*安全接地線應用6mm²以上的編織銅帶。
5.7,絕緣導線在穿過鋼板或其它金屬件時,應在穿過部位套上橡膠圈或塑料保護帶。
5.8,交流三相電路中,A,B,C三相導線顏色依次為黃,綠,紅,也可以全部采用黑色導線,但在導線端部應套能區分相序,極性的色標。
5.9,保護導體的顏色(PE)必須采用黃綠雙色導線,當保護導體是絕緣的單芯導線時,也應采用這種顏色并且貫穿導線的全場。黃綠雙色除作保護導體的識別外,不允許有其它用途。柜內接地排必須與柜內安裝或條架直接接觸嚴禁用絕緣子支撐。
5.10,一次導線選取標準:(BVR導線端頭部位必須燙錫處理)
BV、BVR銅芯 開關額定電流(A) | 導線截面(mm²) |
≤16 | 2.5 |
≤25 | 4 |
≤32 | 6 |
≤40 | 10 |
≤63 | 16 |
≤80 | 25 |
≤100 | 35 |
≤125 | 50 |
≤160 | 70 |
≤250 | 95 |
≤315 | 120 |
≤350 | 150 |
≤400 | 185 |
注:斷路器回路的導線按照斷路器的額定電流選擇。
5.11,銅排的選取標準:(表面必須進行鍍錫工藝處理)
母排截面(寬*厚 單位:mm) | 單根銅母排大允許持續電流A | |
銅排規格 | 平方 | 豎放 |
15*3 | 163 | 172 |
20*3 | 215 | 226 |
25*3 | 266 | 280 |
30*3 | 333 | 350 |
40*3 | 484 | 510 |
50*3 | 669 | 705 |
50*6 | 735 | 775 |
30*10 | 613 | 646 |
60*6 | 873 | 920 |
60*8 | 1016 | 1070 |
50*10 | 1187 | 1250 |
60*10 | 1230 | 1295 |
80*6 | 1195 | 1300 |
80*8 | 1361 | 1480 |
80*10 | 1531 | 1665 |
注:圖紙無特殊要求時適用以上標準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3199863987
加盟熱線: 13199863987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