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顏色科學技術的發展,物體顏色再現的真實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評價方式也趨于定量化。具有光澤效應的承印物上的物體顏色會受儀器幾何測量條件的不同而產生差異。因此,研究不同儀器幾何測量條件及同一儀器不同幾何測量條件,具有光澤效應承印物的物體色度變化的規律,可為生產實踐顏色的準確控制提供指導意義。光澤度對顏色屬性的影響不斷引起人們的關注,1952年,指出光澤度對明度的影響。例如在拋光一塊黑玻璃的過程中,其表面由光滑逐漸變得粗糙其顏色也會隨之改變。1962 年,研究了不同紙張上印以相同黑墨,發現顏色明度隨光澤度增加而降低。1964 年,比較了多種照明條件下具有不同光澤度的物體表面明度變化的情況,當物體表面與環境顏色的對比差異不變時,高光澤度物體表面明度趨于穩定,不受照明強度變化影響。1999 年,建立了不同幾何測量條件下以光澤度和波長為函數的 反 射 模 型 ,研究了三種幾何測量條件下光澤度對明度,彩度和色調的影響 。 2010 年 ,馬 健 基于CIECAM02 色貌模型通過儀器測量和心理物理實驗方法,研究了不同幾何測量條件下光澤度對色貌三屬性心理感知的影響。國際照明委員會(CIE)15:2004 推薦的反射樣品測量幾何條件共有 10 種:di∶8°,de∶8°,8°∶di,8°∶de,d∶d,d∶0°,45°a∶0°,0°∶45°a,45°x∶0°和 0°∶45°x。本文根據現有的測色儀器選取 3 種幾何測量條件:di∶8°(漫射照明,8°方向接收,包含鏡面反射成分),de∶8°(漫射照明,8°方向接收,排除鏡面反射成分)和 45°a∶0°(45°環形照明,0°方向接收)。基于 Dalal-Natale-Hoffman1999 反射模型,預測三種幾何測量條件下 7 種色樣 5種光澤度下的三刺激值。在 CIE1976LAB 顏色空間下,采用指數函數對光澤度與三種幾何測量條件下預測的明度、預測的彩度和預測的色調分別進行非線性曲線擬合。將儀器測量的明度、彩度和色調對曲線擬合精度進行驗證。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3199863987
加盟熱線: 13199863987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