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lavin認為:雜散光通常在紫外區,但實際上應測量整個光譜區的兩個端點的雜散光才能說明問題。日本島津公司對許多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雜散光的測試,都只測量340nm和220nm兩點;而美國Beckman對DU-8B紫外可見分光度計雜散光的測試時,則測量220nm、340nm、370nm、680nm四個點;美國PE公司對Lambda5的雜散光的測試時,則測量220nm、340nm、370nm三個點;我國在測試紫外可見分光度計雜散光時,一般都只測220nm或632. 8nm一個點,但大多數都測220nm、340nm兩個點。筆者曾對220~650nm光譜范圍內的55W光柵單色儀測試過220nm、357nm、430nm、446nm四點的雜散光。到底應該選擇幾個測試點為好呢?:如何選擇測試波段呢?筆者認為W.Slavin的觀點是可取的。并且,Richard等人針對雜散光測試所提出的“光柵作分光元件的紫外可見分光度計中間區域校驗不可忽視”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紫外可見分光度計雜散光的測試時應該取三點為好;即整個波段范圍內的兩端點,加上一個中間位置的點(在換燈處)為,這樣更能保證和反映整機雜散光的實際情況。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3199863987
加盟熱線: 13199863987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