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我國藥物濫用監測數據特點
來源:鄭州長征儀器制造有限公司
2022年11月26日 09:19
2016年我國藥物濫用監測數據呈現以下特點:
一是監測能力進一步提升,藥物濫用形勢總體可控。全國收集的藥物濫用監測調查表比2015年增加10.7%,監測能力進一步提升。新發生藥物濫用人群占比(10.6%)比2015年降低0.8個百分點,總體上升趨勢變緩。
二是合成濫用程度遠大于傳統,“”流行強度持續增強。含丙胺的(“”、“丸”)(占比55.1%)是我國流行濫用的主要合成,且呈增長趨勢。“”濫用者占合成濫用人群的87.4%,五年累計上升13.5個百分點,流行強度持續增強。新發生藥物濫用人群中,合成占比(86.8%)較2015年下降2.5個百分點,但仍保持在高位;傳統占比(10.2%)保持在近五年的相對低位。新發生藥物濫用人群中,“”濫用比例是的8.4倍。
三是濫用勢頭得到進一步遏制,需要關注較高的復發率。濫用者占比(45.0%)與2015年相比下降3.6個百分點,近五年呈持續下降趨勢。濫用人群復發率高,有復發經歷者占63.1%,其中戒毒3次及以上者占復發人群的23.0%,提示濫用人群的戒毒康復、防復發仍是禁吸戒毒工作的重要內容。
四是醫療用藥品濫用/使用形勢穩定,制劑、含復方口服液體制劑應持續監測。醫療用藥品濫用/使用者11,132例,占全部監測數據的4.0%,穩定在較低水平。濫用/使用數量前5位醫療用藥品為口服液/片(3,313例)、(含控/緩釋片)(2,518例)、(1,749例)、(1,711例)和復方片(524例),重點關注的和含復方口服液體制劑分別為298例和814例。制劑、含復方口服液體制劑濫用/使用占比,與2015年相比分別增加0.5和0.1個百分點,應引起關注并持續監測。
五是青少年、低學歷人群為高危人群,應加強針對性預防宣傳教育。男性、35歲以下、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無業者是藥物濫用的高危人群,其中初中及以下低學歷者占全部監測數據的81.5%,占新發生濫用人群的79.4%,應進一步加強對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少年的預防宣傳教育工作。
六是藥物濫用人群多藥濫用情況嚴重。濫用監測人群中多藥問題比較嚴重,除外,濫用/使用的其他物質為44種,呈現麻蕞藥品和精神藥品交互濫用、中樞抑制作用的物質和具有中樞興奮作用的物質交互濫用的多藥濫用現象和濫用模式。合成濫用者中濫用物質47種,使用兩種以上者占10.9%,隨著合成濫用人群基數及濫用年限的增長,多藥濫用情況日益嚴重。
七是新精神活性物質值得關注,部分品種濫用趨勢增強。近年來,“新精神活性物質”(New Psychoactive Substance,NPS)濫用問題倍受關注,作為一個現象,已經引起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2001年,我國將列入管制。2010年至2013年,將4-等13種新精神活性物質列入管制。2015年10月1日起實施《非藥品類麻蕞藥品和精神藥品管理辦法》,一次性列管116種。2017年3月1日,將等4種物質列入管制。2017年7月1日,將U-47700等4種物質列入管制。目前,我國已將138種新精神活性物質列入管制。藥物濫用監測數據表明,2016年濫用數量(707例)達到2015年數量(246例)的2.9倍,其濫用者主要來自山西(693例,占98.0%),提示當前的濫用有明顯的地域集中性。是“”的主要成分。數據表明,“”濫用數量和占總數的比例2016年(6,844例,占2.5%)比2015年(5,694例,占2.3%)繼續增加。
2017年,我國將進一步加強基礎性建設,逐步建立健全藥物濫用監測法律法規、規章制度和技術規范,完善藥物濫用監測系統,拓寬醫療機構報告途徑,擴大監測系統的覆蓋人群,開展專項調查與研究評價,逐步建立藥物濫用風險評估、預警和通報機制,為打贏工作人民戰爭,嚴格管控藥品風險提供支持。
國家藥物濫用監測年度報告(2016年)
2016年,國家按照國家委員會的統一部署,認真貫徹落實等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善監測工作體制機制,提升監測能力和水平,日常監測和專項調查并重,推動藥物濫用監測工作取得新進展。
拓寬監測網絡,提高數據科學性。全年31個省(區、市)上報藥物濫用監測調查表27.6萬份,較2015年增長10.7%。報告單位共1,794家,比2015年增加236家,主要監測對象為強制隔離戒毒機構、機構、維持治療門診、自愿戒毒機構。結合近年來我國工作形勢和藥物濫用流行趨勢,2016年加大了社區戒毒機構、精神專科醫院和綜合醫院的監測力度。
突出制度建設,提升監測水平。研究起草了藥物濫用報告與監測的管理辦法,為藥物濫用監測工作的制度化、規范化打下了基礎。調整、改善、優化藥物濫用監測系統,提升監測數據應用能力和水平。開展了專業技術培訓,提升全國藥物濫用監測機構的業務能力。
注重預防教育,強化風險意識。組織開展了以“合理用藥,拒絕濫用”為主題的“6.26”國際日宣傳活動,提高公眾安全合理使用麻蕞藥品和精神藥品、拒絕的意識。
堅持問題導向,加強專項研究。組織開展戒物維持治療用鹽酸口服溶液濫用流行病學調查和醫療用藥品濫用監測專項研究,主動評價我國醫療用藥品濫用形勢和面臨的風險,為防治濫用和進一步制定策略、規范醫療用藥品監管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