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樣準備
尺寸要求:試樣的表面應平整光滑,對于小尺寸試樣,其厚度或直徑應滿足測試要求。一般來說,試樣的厚度至少要大于壓痕深度的 10 倍。例如,若預估壓痕深度為 0.1mm,那么試樣厚度至少應為 1mm,以保證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避免底面或邊緣效應對硬度測試的影響。
表面粗糙度:試樣表面粗糙度要達到一定標準,通常 Ra 應小于 0.8μm。可以使用磨床、砂紙等工具對試樣表面進行打磨。如果表面過于粗糙,壓痕周圍的材料可能會出現不均勻變形,導致硬度值出現較大偏差。
清潔處理:在測試前,需要將試樣表面的油污、氧化皮、灰塵等雜質清除干凈。可以使用有機溶劑(如丙酮)擦拭,也可以用超聲波清洗機清洗,確保壓痕位置的材料純凈,這樣才能真實反映材料的硬度。
硬度計安裝與調試
安裝壓頭:根據測試要求選擇合適的壓頭。維氏硬度計常用的是正四棱錐體金剛石壓頭。在安裝壓頭時,要確保壓頭安裝牢固,不能有松動現象。一般是將壓頭輕輕插入硬度計的壓頭座中,然后使用工具旋緊固定螺絲。
調整載荷:根據材料的硬度范圍和測試標準,選擇合適的試驗力。試驗力的范圍通常在 0.09807N - 980.7N 之間。例如,對于較軟的材料,如銅合金,可選擇較小的試驗力,如 0.4903N;對于較硬的材料,如淬火鋼,可選擇較大的試驗力,如 49.03N。通過硬度計上的載荷調節(jié)旋鈕來設定試驗力,并且要檢查硬度計的載荷機構是否正常工作,確保施加的試驗力準確。
校準硬度計:在使用前,需要對硬度計進行校準。可以使用標準硬度塊進行校準,將硬度計的壓頭壓在標準硬度塊上,施加規(guī)定的試驗力,保持一定時間(一般為 10 - 15 秒)后,讀取硬度計顯示的硬度值,與標準硬度塊的標稱硬度值進行對比。如果誤差在允許范圍內(一般為 ±1.5%),則硬度計可以正常使用;如果誤差超出范圍,則需要對硬度計進行調整或維修。
測試操作過程
放置試樣:將準備好的試樣平穩(wěn)地放置在硬度計的工作臺上,確保試樣與工作臺接觸良好。對于一些不規(guī)則形狀的試樣,可以使用夾具將其固定,防止在測試過程中試樣移動。
定位壓痕位置:通過硬度計的升降機構和十字交叉瞄準裝置,將壓頭對準試樣上需要測試的位置。在定位時,要盡量使壓痕位于試樣的中心區(qū)域或者符合測試標準要求的位置,避免在邊緣、缺陷或不均勻的區(qū)域進行測試。
施加試驗力:啟動硬度計的加載機構,緩慢地施加選定的試驗力,使壓頭壓入試樣表面。在施加試驗力的過程中,要保持加載速度均勻,一般加載速度控制在 0.05 - 0.2mm/s 左右。當試驗力達到設定值后,保持一定時間(對于維氏硬度測試,保持時間通常為 10 - 15 秒),這個過程稱為 “保荷”。
卸載并讀取硬度值:保荷時間結束后,緩慢地卸載試驗力,使壓頭離開試樣表面。此時,硬度計的顯示屏或者顯微鏡系統(tǒng)會顯示出壓痕的對角線長度。根據維氏硬度計算公式(HV = 1.8544F/d²,其中 HV 為維氏硬度值,F 為試驗力,單位為 N;d 為壓痕對角線長度,單位為 mm),計算出硬度值。有些現代硬度計可以自動計算并顯示硬度值,直接讀取即可。
測試后處理
記錄數據:將測試得到的硬度值、試驗力、壓痕對角線長度、試樣編號、測試位置等信息詳細地記錄下來。記錄數據的格式要規(guī)范,便于后續(xù)的數據處理和分析。
清理設備和試樣:測試完成后,要清理硬度計的壓頭和工作臺,防止殘留的材料或雜質影響下一次測試。對于試樣,也要檢查其表面是否有損壞或變形,如果需要進行多次測試,要確保下一次測試位置不受本次測試的影響。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3199863987
加盟熱線: 13199863987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