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中國政府提出了以科學發展觀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 型”社會的國民經濟指導方針后,由于流量測量涉及物流的計量,以生產中它是重要的信息源頭;在管理上它是效益 核、節能、環保科學評價的根據。無可置疑,它都起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日益倍受關注。
流量是一個推導量,因影響它的因素太多,如:流體的物性、流體流動的特性、現場環境、工藝的要求、安裝、維護、經濟性……等。企圖用一種儀表滿足上述一切要求是不可能的。所以相應的儀表原理即十多種,類型近200多,每一種儀表都有其優缺點,只可能在某個特定領域中發揮作用,儀表各盡所能,用戶各取所需,尚沒有一種儀表可以,取代其他一切儀表。
本人就流量儀表的發展趨勢、熱點發表一些看法,浮光掠影,供大家參考。
一 發展趨勢
據“Flow Research”網評估在2002~2007五年內,盡管國際經濟不景氣,流量儀表年增長率仍達2.6%,即自2002年的31億美元到2007年的35億美元。其中傳統儀表(節流、容積、渦輪、轉子……)為負增長-2.2%,自2002年的16.43億占53%,到2007年的15.05億,占有43%,而新型儀表(電磁、超聲、科氏……)年增長率約6.2%,自2002年的14.57億占47%。到2007年增為20.19億占57%。其中
上述評估認為傳統儀表的發展呈下降趨勢。但也并非“一聲令下,煙消云散”,以孔板為例,以其可干標及承受惡劣工況等其他儀表無法取代的優勢,數十年以來,已裝機容量十分龐大,再加上人們的習慣性。Flow Research總裁Jesse Yoder認為:市場趨勢雖向新技術流量計轉變,但傳統儀表已安裝基數太大,這將是一個很長的過程。
銳德集團(Reed、Group)調查,流量儀表2003年世界市場排序為:電磁、質量、節流、渦輪、孔板、科氏、容積、渦街、超聲、均速管、皮托管、文丘利、噴嘴、熱式、環孔、堰、彎管、激光……,但這個分類不合理,許多儀表均應算為節流,如果這樣分類,節流從數量上應占市場。由于節流設備一般較少笨重,技術含量不高,國外廠商未涉足中國市場,中國工程中所用節流設備仍多選用國內產品,據中國儀器儀表協會估計傳統節流設備年銷售量為20萬臺以上,約6億人民幣。
免責聲明
客服熱線: 15267989561
加盟熱線: 15267989561
媒體合作: 0571-87759945
投訴熱線: 0571-87759942
下載儀表站APP
Ybzhan手機版
Ybzhan公眾號
Ybzhan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