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標準】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組織制定了CNAS-TRL-XXX:20XX《電磁兼容檢測領域質量控制方法》、CNAS-TRL-XXX:20XX 《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能力模型》、CNAS-TRL-XXX:20XX 《電磁兼容檢測領域關鍵設備量值溯源指南》等三份技術報告文件。目前已完成文件征求意見稿,現于網上公示征求意見。2022年12月25日前反饋至CNAS(jind@cnas.org.cn)。
主要起草單位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中心、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中國電子技術標準化研究院、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
《電磁兼容檢測領域質量控制方法》
文件的主要內容包括電磁兼容檢測質量控制的目標、質量控制方法、質量控制方案及質量控制實施等內容,并給出了典型的質量控制實例作為資料性附錄。本文件適用于電磁兼容檢測領域實驗室及其它涉及電磁兼容檢測項目的實驗室為確保檢測結果有效性開展的質量控制活動,對實驗室質量控制方法制定、方案策劃及實施評價及評審組開展實驗室認可評審工作提供指導性建議。
本文件附錄給出了電磁兼容檢測實驗室質量控制方法及實例,供實驗室開展質量控制活動及評審組開展認可評審工作時參考。
《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能力模型》
為提升電磁兼容(EMC)檢測實驗室人員能力建設的科學性、系統性,幫助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更加精準、系統地提升專業水平,指導對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的能力評價,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組織相關人員編制了CNAS-TRL-XXX:20xx《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能力模型》文件。
1.1本文件規定了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所需的能力,包括知識、技能和素養。
1.2本文件適用于開展電磁兼容檢測活動的實驗室人員管理、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能力提升、以及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能力的內外部評價。
1.3本文件提供的模型為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的系統性、通用性能力模型,相關方在實際應用時,可根據實驗室的檢測能力范圍以及檢測相關人員崗位職責對該模型進行分解或組合,以達到更貼合實際的應用效果。
1.4非專業電磁兼容檢測實驗室或非專業電磁兼容檢測相關人員在實施電磁兼容相關的檢測活動時,也可將本文件所述要求作為參考。
《電磁兼容檢測領域關鍵設備量值溯源指南》
為指導電磁兼容(EMC)檢測實驗室科學合理、有效地制定和實施校準方案,促進校準結果的準確應用,提高實驗室EMC關鍵設備量值溯源的有效性,確保實驗室檢測結果的準確可靠,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組織相關人員編制了CNAS-TRL-XXX:20xx《電磁兼容檢測領域關鍵設備量值溯源指南》文件。
本文件給出了電磁兼容檢測實驗室為實現關鍵設備量值溯源,制定校準方案、實施校準、應用校準結果的程序、方法和一般原則,以及典型設備的校準參數和范圍。
本文件適用于電磁兼容檢測領域實驗室。電磁兼容檢測領域包括各類電子電氣產品、工業科學和醫療設備、汽車、摩托車的電磁兼容檢測項目。
本文件的測量設備(簡稱設備)包含
測量儀器、測量標準和輔助裝置等。本文件不包含相關法規或者個別標準的特定要求。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