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儀表網 儀表會議】日前,國家
標準物質資源共享平臺(以下簡稱“標物平臺”)2018年工作年會在廣東珠海召開。來自計量、鋼鐵、地質、建材、海洋、疾控等行業19家平臺參建單位的五十余名代表參加會議。
圖為參會人員合影
標物平臺依托單位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副院長宋淑英、科技部平臺中心業務處負責人盧凡出席會議并做主題報告。
宋淑英介紹了標物平臺的發展概況,并希望各參建單位、依托單位加強交流溝通,不斷探索新的服務模式、擴大標物平臺的品牌效應,為科技創新、產業發展、民生發展等提供全周期、全鏈條的服務。盧凡做“貫徹落實平臺管理辦法 優化科技資源供給與服務”的主題報告,對管理辦法制定的背景、管理辦法的主要內容及優化平臺工作的思路做了詳細解讀。
標物平臺負責人、中國計量院化學所李紅梅研究員介紹了平臺2017年工作成果及2018年重點計劃,表示標物平臺將緊密聯合各參建單位,從運行管理、資源質量保證、行業分庫建設、宣傳推廣、實物與信息資源共享等方面著手,不斷優化資源配置、提升服務水平。
國家標準物質資源共享平臺作為國家首批科技基礎條件平臺之一,搭建了包括標準物質技術規范、資源規劃研發、質量評價、實物與信息更新維護、共享在內的平臺資源整合與共享服務體系,實現了全部國家有證標準物質資源信息共享及信息實物動態共享,資源品種數量居世界前列。
目前,國家標準物質資源庫集中共享資源近2000種;標準物質互認能力數量增長為836項,排名,高純物質、食品領域及無機溶液、有機溶液互認能力數量均,形成了優勢。
2018年,標物平臺將以貫徹落實科技部、財政部《國家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管理辦法》為契機,繼續深化拓展食品安全、
水質檢測、環境氣體污染物檢測、綠色制造等領域的專題服務,進一步提升標準物質資源共享服務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
(原文標題:國家標準物質資源共享平臺2018年工作年會召開)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