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儀表網 儀表產業】深圳數研院推動水務行業數字化轉型;城燃企業轉型智慧能源供應商;智芯芯片助力燃氣行業“芯”發展;冬季最亮的仔,清潔供熱大行其道......
今天小雪,距離2021年結束,還有整整30個工作日。對小編來說,走到這個節點回看這一年行業里各種眼花繚亂的動態,始終有一種在雪地里奔跑的感覺,深一腳淺一腳,不知道下一腳踩在軟綿綿的雪上,還是一灘雪水中,或者是大冰渣上。不跑,怕落后;跑了,怕摔跤。
這種貌似跟得上又總是追不上的狀態,想必也是很多企業的一種狀態。之前我們談過不少表企在雙碳大目標和能源計量數字化轉型的大背景下,正在提升滿足水電氣熱融合服務的能力。對于傳統的公用事業公司來說,其實也在各種裂變中走著同樣的軌跡!
深圳數研院是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的全資子公司,圍繞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三化”建設方向,深耕于互聯網、物聯網“兩網”建設領域,構建從規劃設計、
標準制定、系統開發、實施運營全過程的完整的IT服務價值鏈的核心能力。
前不久,深圳數研院作為推動水務行業數字化轉型的實力強企之一,與水協科技委、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河海大學、北控水務、深圳水務等政企名校參與了一場水務行業的專業會議。據悉,智慧水務是深圳數研院繼地方電力、警保之后在網外市場重點開辟的新賽道,目前已在粵海水務、武水集團、深圳水務等客戶領域內提供了諸多成功案例,為傳統水務企業提供成熟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此次是深圳數研院在水務行業專業會議上的首次公開亮相,希望與水務行業協會、重要廠商、高校等建立聯系,加快探索以技術及產品研發創新為導向的數字化驅動發展模式,緊扣水務行業需求,不斷完善和升級智慧水務解決方案。
對城燃企業來說,隨著燃氣業務帶來的盈利增長空間越來越有限,正在朝向綜合能源服務商轉型。
港華燃氣及其母公司香港中華煤氣有限公司擁有龐大而穩定的城市燃氣業務,服務超過4,000萬個客戶,五年前成立了智慧能源業務,并已逐步建立起業務框架、數字平臺和戰略合作伙伴關系。10月25日,港華燃氣及Affinity Equity Partners宣布Affinity亞太區第五期基金向港華燃氣投資28億港元,助力港華燃氣轉型成為領先的綜合清潔能源供應商,加快其推出分布式
太陽能光伏項目作為智慧能源解決方案的一部分,確保公司能夠長期增長。同時提議將港華燃氣更名為港華智慧能源有限公司。
中裕燃氣控股有限公司緊隨其后也發布了公告,稱董事會建議將公司名稱由“中裕燃氣控股有限公司”更改為“中裕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以更能反映集團成為綜合能源服務商的抱負,符合公司當前經營策略和未來著重向智慧能源及可再生能源領域發展的戰略規劃,更能展現公司管理層對于將原有天然氣業務與智慧能源業務并行拓展的積極態度。
智芯公司是國網信通產業集團下屬企業,作為工業芯片設計企業,以服務國家電網為基礎,經過多年快速發展,芯片產品、技術可拓展應用于其他工業行業。11月17日,北京智芯微電子科技有限公司開發的燃氣專用物資統一編碼技術成功應用于燃氣領域,該技術以射頻識別芯片為核心,可支撐各類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這也是繼今年9月份燃氣安全芯片批量發行后,智芯公司在燃氣領域取得的又一成果。
在“雙碳”目標的背景下,天然氣作為一種清潔能源,未來仍將處于行業發展的“黃金期”。但隨著燃氣管道規模和終端用戶數量的快速擴大,實現安全運營和終端燃氣計量精準采集,成為制約行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因素。智芯公司開發的燃氣專用物資統一編碼技術,能有效滿足燃氣行業龐大資產安全運營及管理的需求,快速、準確采集數據,提升信息化水平。同時,智芯公司開發的燃氣安全芯片,內嵌于燃氣表終端,形成基于窄帶物聯網技術的居民智能燃氣計量采集應用能力,可有效解決燃氣行業信息化過程中存在的數據安全問題等行業痛點,更好地服務保障民生。下一步,智芯公司將進一步加大與燃氣領域頭部企業的合作交流,持續推動相關產品技術進入燃氣市場,提升燃氣行業標準化程度,助力燃氣行業高質量發展。
為響應國家的雙碳戰略目標,實現供熱行業的凈零排放綠色發展,在“十四五”整體規劃的推動下,從中央的許多政策出臺,到地方政府及企業的各種舉措紛紛落地,清潔供熱可謂百花齊放。
《泰安市2021年冬季清潔取暖建設實施方案》提出,今年年內,城區、縣城完成清潔取暖改造273萬平方米(城區180萬平方米,縣城93萬平方米),農村地區完成清潔取暖改造20萬戶;山東海陽依托海陽核電,成為全國首個“零碳”供暖城市,為周邊居民提供核能清潔供熱;山東青島,今年計劃完成12萬戶農村清潔取暖改造。在落實天然氣供應保障和配套電網改造的前提下,穩步推進“煤改氣”“煤改電”項目實施;黑龍江生態環境廳印發《省生態環境廳貫徹落實國家和我省“十四五”規劃綱要主要目標任務工作方案》指出,推進清潔取暖,逐步擴大智慧供暖試點,支持利用生物質、地熱、干熱巖等清潔能源供暖;清潔供暖是雄安新區建設的發力點之一,通過推動地熱能供暖,打造全國碳中和城市樣板。截至2021年,中國石化新星公司在雄縣已經建成地熱供暖面積560萬平方米,地熱供暖占縣城集中供暖面積的95%以上,實現了真正意義的清潔、綠色供暖;陜西省西咸新區要求以建設清潔采暖和“無煤城市”為目標,大力推廣應用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供暖清潔能源技術,新區符合條件的新建建筑全部采用中深層地熱能無干擾供熱。
總體來看,水務公司融合在智慧能源中的案例和應用都比較少,一方面水的資源屬性非能源屬性,另一方面水務行業的智能化發展剛剛起步,還需要一定時間的積累。但無論是電網公司涉足智慧水務,燃氣公司轉型綜合能源服務,還是供熱企業推進清潔供熱,都不應盲目“跟風”,需注重與自身主營業務間的協同效應,找到交集點,才能走得長遠!
所有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與本站立場無關。